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感悟雷锋的“四季情怀”
        发表时间:2023-02-28 来源:中国文明网“明眼慧心”公号

          “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,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,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,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。”这是雷锋在其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。

          春、夏、秋、冬,分别代表了雷锋对于他人、工作、自我、敌人的鲜明态度和立场。这种“四季情怀”既是雷锋为人处世的座右铭,也是雷锋精神的生动写照。同时也说明,雷锋精神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。

          提起雷锋,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助人为乐做好事,对他人“像春天般的温暖”。其实,这只代表了雷锋精神的一个方面,并不能涵盖雷锋精神的所有内容。当年,《中国青年》杂志社请求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。毛泽东的秘书林克事先拟写了十来句话,但最终都没有被采用。最后的题词是简洁的7个大字: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。毛泽东同志认为:“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,也不只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,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、好作风、好品德;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,而不做坏事;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……”

          雷锋主动帮助别人、关心他人,最终温暖了别人,也温暖了自己。雷锋走到哪里,“春天”就被他带到哪里。现实生活中,一些人对他人漠不关心,经常拒人于千里之外。殊不知,人心换人心,只有主动做他人的“春天”,我们的生活才能处处是春天。学习雷锋,我们就要像他一样,主动去做他人的“春天”。

          雷锋对待工作就像夏天一样火热,始终充满热情。无论是当农业社的记工员、县乡政府的通信员,还是在工厂当推土机手、到部队当汽车兵,雷锋总是对工作葆有极大热情,干一行爱一行、钻一行精一行。现在,有的人在工作中得过且过,“佛系”“躺平”一时爽,耽误的只是自己。学习雷锋,就要学习他的爱岗敬业精神,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非凡的业绩,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不平凡的人生。

          对待个人主义,雷锋向来坚持如“秋风扫落叶”一般。他在日记中,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作自我批评,从而在行动中不断改进。如今,一些人个人主义泛滥,事事先求利己,目无组织纪律,这样既融不进集体,也难以获得他人的信赖。只有时时清除精致利己主义,涵养大写的家国情怀,才能实现思想上的净化、灵魂上的升华和内心的纯净、人格的纯粹。

          对待敌人,雷锋“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”。雷锋参军的初心就是为了成为像黄继光那样的英雄。虽然历史没有给他上阵杀敌的机会,但他时刻做好了思想和能力上的准备。面对丑恶现象,雷锋总会表达出鲜明的态度和立场。今天,我们学习雷锋,就要像他一般爱憎分明、立场坚定,不信邪、不怕鬼、不怕压,刻不容缓地做好各项备战打仗工作,随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考验。

         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,“雷锋精神是永恒的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”。一个人具备了雷锋精神,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,他可以视死如归,也可以见义勇为;他可以冲锋陷阵,也可以公而忘私。任何一个国家、任何一支军队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。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,我们要争做雷锋式的“一滴水”“一缕阳光”“一颗粮食”“一颗螺丝钉”,锚定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,踔厉奋发、笃行不怠,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。(焦凡洪 长沙社科联特约研究员)

        责任编辑:梁 海燕
        中国精神文明网网站©版权所有